投轉職履歷卻石沉大海?獵頭揭4大誤區

不論你是出於什麼原因進行職業轉換,弄清楚自己下一步想做什麼之後,接下來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有效地去展示自己來爭取新機會。

現在的履歷,更像一份行銷工具,說明為什麼自己是這個工作的最佳人選,這和過去慣用陳述事實的撰寫方式,相當不一樣。但往往卻看到不少求職者,直接使用過去所使用過的履歷,來投遞新的工作機會,忽略了履歷格式與內容寫法也有它的流行性,造成求職過程中產生無形的阻力。

而從我看過大量的轉職履歷中,有四種撰寫誤區是常常會出現的,包括:

(1) 資訊過多:因為害怕自己缺乏直接的經驗,或是怕不符合某項資格,進而將每份工作經歷、成就,甚至細節全部描述在履歷上頭,希望用來彌補不足的缺口。但若轉換到閱讀者的立場,這樣的履歷是更難看出重點,甚至令人感到欲蓋彌彰。

(2) 主觀表達:一份好的履歷,要能讓不了解你領域的人,都能感受到你的價值。有些求職者會細心地將每個成就,都做數字化的表達,但忽略了每個行業都有不同的判斷標準,甚至不同的行話術語。這時候的履歷乍看很專業有邏輯,但卻無法營造出能讓人感同身受的價值傳遞。

(3) 欠缺關聯性:「為什麼你會來應徵我們的工作機會?」這是雇主在瀏覽應徵者履歷時,常出現的疑惑,也是撰寫轉職履歷中相當常見的誤區。譬如,你是一位開發工程師,想轉型為社群行銷,但你的履歷都是描述完成哪些平台整合、介接程式開發等專案,卻完全看不出你想應徵行銷的連結點,而履歷也就石沈大海了。

(4) 缺乏說服力:若你經過一家新餐廳,但廣告文宣上寫著:「本店廚師對於料理有絕對的熱情,但是尚未有實際下廚經驗。」這時的你,會想要進去這家餐廳花錢品嚐嗎?這樣比喻雖然有些誇飾,但求職者卻常使用這樣的描述,來表達極大的興趣與熱情作轉換,卻欠缺了讓潛在雇主信服的理由,譬如說明為什麼你有興趣?這和你能做得好這份工作有什麼關聯性?

若想要避免這些誤區,在我們開始撰寫轉職履歷之前,必須先釐清:這次我們面對的是什麼樣類型的轉職?是否具備與新職位有關的直接經驗?

如果沒有直接相關的經驗(跨領域、跨產業、跨角色、跨地域),那在下筆前,則更需事先研究想應徵的產業、職位資訊,才為自己的履歷提供明確焦點和主題,來爭取到面試機會。並且,你可以透過以下四點來輔助:

(1) 扭轉心態:與其擔心自己的資格不符,倒不如先大膽放下擔憂,有策略去做嘗試。職場人常會因為自己的某塊資格不足,在求職時而感到卻步。但以我個人的工作經驗來說,雇主最後決定錄取的候選人,很少會看到是百分百符合每項所需資格的,反倒是有些共同特質:彈性、積極熱情和高學習潛力。而這些被錄取者的資格背景,甚至和雇主當初所開出的職缺說明書上(JD),完全大不相同。

因此,將注意力放回能控制的地方,專注對方能理解的方式下,去溝通自己的優勢和能力。

(2) 策略嘗試:不要等到工作出現瓶頸,再來考慮轉職,這你的選擇將會相當有限。

如果你預測到自己的工作將遇瓶頸,那就趁早去培養與未來想做的事之間的『連結點』,並且從累積的工作項目中,培養可以帶走、可以通用的可遷移能力。

像Vivian,她原先是一位人資(A),但希望往平面設計(B)發展。處在這樣無直接經驗只有動機的情況下,她開始在轉職的八個月前,在下班後通過課程來自學,甚至爭取免費為他人設計Banner。之後,她便透過這樣的學習歷程、所累積的作品集,來表明對新領域充滿熱情,並以身為人資的工作背景,向雇主提出所她對人的細膩觀察、具象溝通能力(C),是他們從典型工作者中找不到的背景,卻是能帶給公司的新東西,來理解用戶。最終,以這樣的雙重背景成功轉型。

(3) 不被經驗綁架:雖然A和B看起來不像是類似的職業路徑,但你能利用的共同擁有技能與特質(C)來做轉移,就能不被自己的經驗給綁架,也就是Vivian所做的嘗試(留意文字底色)。

我們再換個例子,如果你是課程講師(A)想轉為業務(B),你可能會在履歷上寫下:自己教過哪些課程、待過哪些單位、輔導過多少學生等成功經驗。這時不妨再多問自己:

我現在寫下經驗,和業務有什麼關係?

如果我認為有關係的話,關聯性在哪裡?

我要怎麼將這些關聯性轉述性轉述為為技能,告訴他人我能做得到?

撰寫轉職履歷時,重要的是:要確定哪些技能組合,對另一個領域有價值。你可能盤點出在上課時,能夠以獨特的方式來吸引他人注意,如此的創意思考能力。或是,能夠以易於理解和好記的語言,來傳達生硬的知識,引發聽眾的興趣,這樣的溝通表達能力。

如果你仍感到模糊,不訪試著與感興趣產業背景的工作者交談。一旦他們了解你的背景,便能夠透過他們對所在領域的經驗了解,抓出哪些角色可能與你相關,甚至你的優勢。

(4) “Highlight”自己:若我們換個到雇主的立場,來看轉職履歷,你會發現這相當挑戰,你很有可能看到一個很好的求職者,但卻看不出為什麼應徵的動機,忍痛而刷掉他。因此,當你改變職業道路時,你需要非常了解自己的狀態,簡明扼要地解釋為什麼要改變職業道路,以及你希望獲得什麼樣的機會。

試著用1~2句話來作表達,安插履歷表頭的簡述(Summary)區塊中,將是個不錯的選擇。譬如:

“利用我四年的軟體開發工程師經驗,透過適當的用戶社群、廣告活動建立適當的渠道,將各種應用工具做到行銷策略與執行,建立起有效口碑傳播。”

“經驗豐富且有成就的招募顧問,期盼利用對熟悉組織的業務需求,與高層合作的溝通技巧,來推動人才解決方案,提供不同觀點注入銷售團隊。”

以此表明,你了解雖然你沒有典型的工作背景,但你了解在這職位上,取得成功所需的條件,並且你能有什麼不一樣的優勢可以帶到新角色上。

面臨選擇,永遠都是大議題。

就像我這週與另一位教練做直播時,他補充道:「你需要先確定你是要轉職還是轉行?」轉職可能是在同產業裡轉,轉行可能是未知方向去,後者挑戰度可能相較更大,甚至牽動的是自己周邊的人事物,同儕的眼光、伴侶的支持、經濟狀態改變、家庭照顧銜接等,如何平衡自身與外在,都是一項考驗智慧的功課。

有時候奇妙的是,順境不一定會帶來學習,逆境卻可能激發智慧,去面對心裡深藏的轉職,並且找出方法去實踐它、平衡它,也是種磨練自己對於生活其他方面的突破,期待之後聽到你的好消息!

(原文刊載於2018年8月8日《Diary of a Headhunter》;本文獲授權轉載;內容僅反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社立場。)


藥品專欄,早洩怎麼辦,男性攝護腺,陽痿怎麼辦,提高性能力,男女性心理,夫妻間生活,補腎保健,性愛技巧,外遇出軌,健康飲食
職場壓力造成陽痿早洩

使用 WordPress.com 設計專業網站
立即開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