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之戰:「工程師」成萎縮最快的職業?

本書第二章提到哈佛經濟學家大衛.戴明針對軟性社交技巧為何往往能培育出績效較高的工商團隊所做的研究。戴明率先研究軟技能在勞動市場的價值,他發現「成長最快速的認知型職業,比方說經理、教師、護理師、治療師、醫師、律師,甚至是經濟學家,全都需要重要的人際互動能力。」意思是說,做這些工作時必須將人文技巧發揮得淋漓盡致,而所謂的人文技巧就是指能夠洞察人性並以此做為人際互動的基石。戴明於2015 年在美國國家經濟研究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簡稱NBER)所做的工作報告「社交技巧在勞動市場的重要性亦趨重要」(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Social Skills in the Labor Market)中指出,亟需社交技巧的工作在勞動市場的占有率自1980 年起成長了約10%。諷刺的是,他也發現同一時期的STEM領域就業市場相對來說下降了3%。事實上,戴明曾主張「高技能工作的成長率之所以趨緩,是受到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即STEM)類職業的影響」,他也認為在這些職業當中,「工程師」、「程式設計及技術支援人員」和「工程與科學技術員」是萎縮最快的職業。雖然STEM 領域中的其他職業,像是電腦科學、數學和統計方面的工作逐步成長,但成長速度遠低於其他需要高超社交技巧的工作,此外,2015 年《華爾街日報》針對900 名主管所做的民調顯示,其中92% 的主管指出軟技能「就跟技術能力一樣重要或甚至更重要」,又有89% 的主管則說「很難或有點難」覓得具備這些必要軟技能的求職者。

軟技能人才行情看俏,STEM類職業卻逐漸流失,這種趨勢極有可能在未來數年加速發展,因為愈來愈容易操作的技術工具會更加平民化,開發中國家也培養了許多更專精的技術人員所致。就像過去這數十年來,全球化造成大量製造業工作外包,接著許多知識工作者的工作也被外包,現在美國勞工手中的技術類工作,未來勢必也會有不少轉移到國外。以第一章提過的Andela 這家紐約公司為例,它在奈及利亞拉哥斯和肯亞奈洛比進行「技術領導計畫」(Technical Leadership Program),訓練了一批又一批的理科人。想加入該計畫的人非常多,以致於錄取率不到1%,CNN報導就指出,這個計畫可以說「比哈佛還難進」。2016年,Andela收到4萬人申請區區280個名額,當時已培育200位奈及利亞和肯亞的程式設計師。該計畫傳授高階程式設計技巧,並推出技術團隊僱用服務。沒錯,微軟和IBM 這些科技業龍頭都曾用過這項服務。雖然Andela 目前只略掀皮毛,尚未深入挖掘到龐大的海外技術人力,不過它已經成功吸引了馬克.祖克柏和Google Ven­tures為該公司投資2400萬美元的資金。

正如教育新聞記者瓦萊利.史特勞斯(Valerie Strauss)在《華盛頓郵報》的一篇報導中所指出的:「對人文學科的蔑視幾乎成了一場比賽。」前文也曾提過,看不起人文學科的馬克.安德森和維諾德.柯斯拉,都是這場比賽的選手。史特勞斯也表示,政治人物尤其愛批評,他們當然會嚷嚷選民愛聽的話。肯塔基州州長馬修.貝文(Matthew Bevin)甚至建議刪減該州法國文學主修生的州立大學獎助金。一度是總統熱門人選的前佛羅里達州州長傑布.布希(Jeb Bush)更直言,大學應該警告學生「那些念心理、念哲學的是很棒,有人文學科是很重要啦……但最好心裡有個底,你以後只能去福來雞(Chick-fil-A)賣炸雞。」佛羅里達州參議員馬可.盧比歐(Marco Rubio)誤以為焊接工賺的錢比哲學主修生多,「因為就業市場沒有空間給希臘哲學家。」

但是在這片批評聲浪中卻可以看到,人文學科及其培養的獨特能力,不但機器仿效不來,而且還逐漸在當今就業市場站穩腳步,未來也會繼續屹立不搖,這真是最大的諷刺。跟大衛.戴明一起研究合作的哈佛勞動經濟學家勞倫斯.卡茲(Lawrence Katz)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其實覺得真正扎實的人文教育,在未來會彰顯出更多價值。」他認為一個人成功與否取決於他「在處理無法編寫成演算法的工作時所發揮的能力,也就是他如何處理無模式可循的問題和全新的狀況」。文理之戰:「工程師」成萎縮最快的職業?本文節錄自:《書呆與阿宅:理工科技力+人文洞察力,為科技產業發掘市場需求,解決全球議題》一書,史考特‧哈特利著,寶鼎出版。


藥品專欄,早洩怎麼辦,男性攝護腺,陽痿怎麼辦,提高性能力,男女性心理,夫妻間生活,補腎保健,性愛技巧,外遇出軌,健康飲食
職場壓力造成陽痿早洩

使用 WordPress.com 設計專業網站
立即開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