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讓你尷尬的不是年齡,而是處境


我收到一位雲南小夥子的留言,大意是說已經三十出頭了卻還未婚,在公家單位上班,看著從小一起長大的同學和朋友,各個都開始在社會上嶄露頭角,感覺自己的人生很失敗。

於是我問他,當初為什麼會選擇公家單位? 他說是爸媽安排,剛剛進去的時候福利還可以,逢年過節都有補貼。加上自己本身不太喜歡跟人打交道,做的事情雖然沒人正眼看,倒也自得其樂,下班之後基本上就沒什麼事情了。後來無意中在網路上追蹤了我,感覺我跟他滿相似的,接著鼓起勇氣就傳了訊息給我。

我說:「哪裡像啊? 我根本就不是公務員啊!」他說:「你也熟齡單身啊,更重要的是,三十幾歲了還是一事無成,不是嗎? 」

我:「? ? ? ? 」

他接著說:「社長,你知道嗎? 我曾經也是個文藝青年,也喜歡讀毛姆、王小波,平時也喜歡到處走走,感覺自己心裡想法滿多的,但總覺得生活在一點一點地吞噬自己。加上到了這個年紀真的太尷尬了,八年級生現在都變成社會主力軍,像我們這種人該何去何從啊? 」

我想了想,回答他說:「朋友,其實真正讓你尷尬的並不是你的年齡,而是處境。」

不知道你們和我有沒有相同的感覺,當我們還小的時候,覺得三十歲真的年紀好大,都應該叫叔叔阿姨了,應該有好幾個孩子了,臉上也應該布滿滄桑。

而等到自己三十歲的時候卻說:「不,我還小,我還是個男(女)孩子。」

環顧四周就會發現,你曾經的小學同學、初中同學,真的已經是好幾個孩子的爸媽了,當你打開手機,看他們在秀孩子。看到各種認識與不認識的朋友在秀恩愛、秀美景、秀美食的時候,你會懷疑自己是不是真正活到了一個尷尬的年紀。

這個年紀,父母年過半百,你卻還不知道另一半姓什麼。做著一份自己並不擅長或者不喜歡的工作,過一天算一天。

沒有錢、沒有房、也沒有社會地位。於是內心受到了重大衝擊,不知道該如何安身立命。

物質的貧窮,只是尷尬處境中的一種。而精神上的虛榮,會讓這種貧窮變得難以忍受,讓人更加無所適從。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這個社會的殘酷,就在於給了很多與你能力不相匹配的欲望。」

很多人找不到一種合適的方式,可以滿足自己任性的生活,能力又不足以維繫自己的夢想。即使你明知道現在的生活很糟糕,並不是自己想要的,但是內心又覺得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還能再忍一忍,所以並不會有危機感,沒有危機感,就不願馬上作出改變。

因為改變意味著未知,意味著不確定性,而人最怕的,就是處於這種缺乏安全感的狀態。

我的好朋友休閒璐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窮人更難愛〉。她說在這個時代,一個人窮,說明他自身有著很大的問題。

你不覺得現在這個社會,年輕人很難窮嗎? 真的只要稍微學點什麼,用點腦子,對生活稍微用力一點,就可以養活自己。

在這個時代,還堅持窮下去的人,他絕對不是簡單一個窮的問題了,一定是他性格或者人品上有什麼缺陷和問題,才導致他窮。

後來我環顧了一下四周,再看看自己,發現問題就在於:「懶」。大大的一個懶字,這種懶不僅體現在賺錢上,更體現在生活的各方面。但剛好就是這類人,最會給自己的人生找推託之詞。

我曾經很喜歡《月亮和六便士》這本書。

「每當自己置身於窘迫境地的時候,我總會想起,那個四十歲帶著一百塊錢就隻身去巴黎學畫畫的查理斯。」毛姆筆下的這位主角在我看來就是一個瘋子,他在夢想和現實之間畫了一道腥紅的線,讓兩者劃分得那麼明確。

後來隨著我的熱情被生活消耗殆盡,年歲漸長,卻越來越不喜歡「夢想」這個詞了。連六便士都沒有了,又如何追逐遠方的月亮?

很多人喜歡把夢想和現實對立起來,什麼賣掉房子去環遊世界,什麼辭職去鼓浪嶼餵野貓,還有什麼離開喧囂去洗滌心靈之類的。

我覺得,夢想和生活不應該對立,也並不是非此即彼的。夢想並不是一個可以被想像到漫無邊際的空虛無意義的符號,而是在期待的那一頭,需要有一個可以落腳的地方。

我不相信一個連現實生活都沒有辦法過,或者每天只會作夢不去行動的人,竟然還會愚蠢地相信,好運會從天上掉下來砸在自己頭上。

就如同前一陣子網上盛傳的貼文:

「靠星座運勢指導人生,靠水逆解釋失敗,靠轉發錦鯉祈求好運,靠喊口號減肥,靠八卦和貼圖解決上班時間,靠幻想來豐富愛情……然後兩手一攤,說讀過很多道理,卻還是沒能把這一生過好。」

沒有人比你更清楚,現在的處境有多糟糕。

所以與其在別處尋找答案,不如靜下心來問問自己:「你多大了? 還想混吃等死到什麼時候? 歲數也不小了,成熟一點吧。」

真正讓你尷尬的不是年齡,而是處境

本文節錄自:《劈你的雷正在路上》一書,江明著,圓神出版。


藥品專欄,早洩怎麼辦,男性攝護腺,陽痿怎麼辦,提高性能力,男女性心理,夫妻間生活,補腎保健,性愛技巧,外遇出軌,健康飲食
職場壓力造成陽痿早洩

使用 WordPress.com 設計專業網站
立即開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