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教父:太在意成就,可能會損害名譽

編按:

本文摘自《這一生,你想留下什麼?》一書,作者為約翰.漢尼斯。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572865463879-0’);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525832976013-0’);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521690410056-0’); });

約翰.漢尼斯任史丹佛大學校長時,帶領史丹佛名列大學排名Top 10,並被《富比士》評為「全美頂尖大學第一名」。他三度進出矽谷,對學術與產業的貢獻甚巨,不只是圖靈獎得主,更有「矽谷教父」的讚譽。

本書分享的10項原則,是他職涯40多年的精髓,旨在建議現在與未來的領導人,發揮影響力,留下長遠的貢獻,造福世界。

以下為摘文—

利用生命的最佳方式,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521691320837-0’); });

就是把時間花在比生命更長久的事情上。

—據說出自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我還記得,第一次有人問我想要留下什麼遺澤,是在二○一五年的夏天,我剛宣布將在下一學年結束,辭去校長的職務。那時,我們在討論歡送會,以及為過去十六年的成就撰文。

說實話,在卸任之前,我未曾想過這個問題。盤據在我心中的,一直是如何以真誠和道德來領導,與史丹佛社群建立信賴關係,如此一來,即使在我卸任之後,史丹佛依然能夠不斷進步。

為了達成這個集體目標,我們必須強調、投資在好的計畫上。因此,我們努力擴大獎助學金的規模,讓未來更多學生能獲得學費補助。我們以同樣的標準,選擇要從事的跨領域研究,最後把焦點放在環境的永續經營、國際事務與人類健康。這些領域不只是在未來十年,甚至在未來五十年,都是我們即將面臨的重大挑戰。

簡而言之,我幾乎沒想過會留下什麼。我一直忙著建設,希望成果能禁得起時間的考驗。所以,有人在二○一五年問我想留下什麼的當下,我有點遲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我的直覺告訴我:「要謙卑,讓別人來讚美你。」老實說,思考我們達成的成就時,我同樣掛念還沒完成的事。

犀利士5mg-對於勃起困難,硬度不夠,半途軟掉等勃起功能障破及攝護腺肥大症頻尿等男性性功能問題,均能有非常好的治療及保養功能

把焦點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我想,你可能在職涯第一天,就開始思索自己想要留下什麼。當然,考慮行動與決定的長遠影響,能帶來有益的效果。至少,你自己會反省,哪些做法可能是不道德的。行事謹慎自然不易誤入歧途。然而,如果過度看重自己能留下什麼,不但會限制職涯發展,甚至可能損害名譽。太在意最後成就,就可能不願冒險。北軍指揮官麥克萊倫就是一個例子。儘管他受士兵愛戴,卻因為害怕打敗仗而不願冒險,林肯不得不將他解職。事實上,他根本是極盡全力逃避戰爭。此外,如果為了留下樂善好施的好名聲,行善的動機卻是為自己建立良好的形象,而非真正關心別人,反而很有可能落得相反的評價。領導人如畢生致力於服務,自然會留下遺澤;只是在攝影機前做做樣子的領導人,就會留下「矯情」的名聲。

在你的職涯早期,應該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培養技能、累積經驗、學習獨立作業與團隊合作,談遺澤未免言之過早。因為沒有人知道,之後會出現什麼樣的機會。以我個人而言,在我還是工學院的學生時,志願就是當電腦工程師。有幸當上教授,是我至高無上的快樂。但是,創業機會在我眼前顯現時,我還是掌握住了。後來,我當上院長,這才發現自己擁有領導的潛能,因此接下來成為教務長和校長。現在,我已經六十幾歲,卻有了新的角色和使命:負責奈特-漢尼斯學者獎學金計畫。

如果我在二十五歲、四十歲或是五十歲時,就忙於維護聲譽,避免冒險呢?那我就會錯失在矽谷創辦新創公司的機會,我會婉謝教務長的職務,也會因為在意校長任內建立的聲譽,不願推動新的計畫,因而得到「毫無建樹」的名聲。反之,我從不過度擔心,或早早就開始煩惱自己會留下什麼,如同往常,我只選擇當下,一心一意做出有意義的貢獻。年輕時,我不沈迷於建立形象,年紀大了,也用不著費盡心思維護聲譽。我希望做一個有影響力的人,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好,這似乎是最好的人生策略。

因此,我的行為方針不是為了留下遺澤,而是善用有限的時間、精力與資源。我認為這是機會成本的兩難,機會成本就是你的時間、精力和名聲,也就是如何利用自己的地位,執行最重要的事。如果你想創造最大的福祉,就得經常問自己:如何有效利用時間和地位?

當然,如果你是最高領導人,背負極大的責任,有很多因素不在掌控的範圍內。萬一爆發醜聞,或是重要計畫失敗了,你可能必須負起責任。憂心於這些事件的領導人,將會變得無所作為。因此,你必須專注前進,思考如何改善組織?如何領導機構往不同的方向走,對世界產生正面的影響?

對我而言,「史丹佛挑戰」就是正確的方向。我們藉由這項行動方案改良研究和教學,支持針對全球重大挑戰設立的跨領域研究計畫。我們花了十年的時間計畫、執行,我不得不集中注意力,關心真正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在我卸下校長的職務時,史丹佛大學將比我上任時更上一層樓。

在我看來,遺澤的意思是,你的所作所為能使別人受益。如果你是機構的領導人,遺澤的意思是,在你服務的任期之內,機構有具體、明確的進步。也就是說,比起你上任之初,機構現在的服務效能更好。我對遺澤的定義,適用於所有類型的組織、組織中的每一個人,以及各個階層的領導人。矽谷教父:太在意成就,可能會損害名譽本文節錄自:《這一生,你想留下什麼?》一書,約翰.漢尼斯著,天下文化出版。


藥品專欄,早洩怎麼辦,男性攝護腺,陽痿怎麼辦,提高性能力,男女性心理,夫妻間生活,補腎保健,性愛技巧,外遇出軌,健康飲食
職場壓力造成陽痿早洩

使用 WordPress.com 設計專業網站
立即開始使用